新闻中心

首页->新闻中心->行业速递

联合拿地正成为越来越多房企的选择

4月1日,新政后上海土地市场迎来第一拍,松江区新桥镇陈春路一号A-1地块结束挂牌进入现场竞价环节。最终,金地、中电建、平安联合体以20.12亿元的总价拿下,溢价72.2%。去年12月,金地朗诗平安联合体以26.8亿元夺得宝山区宝山新城顾村A单元08-07地块,楼板价13814元/平,溢价率51.8%。

而在华发股份和华润联合拿下的闸北地块,当时参与竞拍的有三家,除了中标的华润华发联合体,还有保利首创联合体与闸北区属企业。不难看出的是,联手拿地已成房企的扩张路径。今年1月份,华润才联手首开、平安在北京以86.25亿元拿下地王。

上述提到的格力联合体拿下的上海前滩地块,格力地产占40%股份,格力房产占30%股份,弘翌投资占30%股份。

Shaun Brodie表示,联合拿地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,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阶段。联合拿地的情况集中出现主要因为.地价过高,单一开发商无力一口吃掉。现在地段较好的优质地块价格普遍非常高,愿意并且有能力在单一项目投入巨资的开发商越来越少,联合拿地可以让2个或多个开发商的关系由竞价变为合作,在大幅降低拿地成本的同时拿到优质地块,还能分摊风险,何乐而不为。

甘启善给记者算了一笔帐,一块地如果拿地价格为60亿元,那么最终总的投资成本要达到100——120亿元,如此高昂的成本单一开发商难以承担。而且在当前融资比较难,融资成本比较高,联合拿地可以降低财务成本,同时开发商共同承担市场风险。“联合拿地在成熟市场是非常常见的,我相信在中国这种未来类似情况将会更多的出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