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交新高背后推盘动力不足 国庆楼市难言火热
今年上海楼市的“金九”成色已经毋需置疑,但“银十”行情却略显复杂。国庆期间,沪楼市虽然出现了价量同比齐涨,但有关专家却认为,后市难保火热。
房价坚挺供应下滑 阻碍后市需求释放
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,今年国庆长假期间(10.1-10.7,下同)本市新建商品住宅(即新房)成交9.4万平方米,虽然创下了2011年以来的同比新高,但环比今年9月同期,却大幅下滑了62.7%,与今年中秋小长假(9.19-9.21)三天成交量基本持平。
此外,据上海中原地产统计,国庆期间上海新房成交均价达到22738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9.02%。
上海中原咨询研究部总监宋会雍认为,今年市场整体情况偏好,因此,同比价量齐升只是一种表象。相比节前一周新房交投双双逼近50万的火热场景,黄金周期间上海楼市的表现仍然略显平淡。
宋会雍进一步指出,假期因素让一部分购房者节前就确定了购房意向,导致有效成交量减少。此外,国庆展会期间,开发企业姿态表现得非常明确——不愿快销走量。
网易房产记者在“十一假日楼市”房展会上调查发现,今年国庆期间的看房人气明显不及预期,此外,住宅项目的推盘意向普遍不足,优惠措施寥寥,参展目的主要在于项目展示。
21世纪不动产数据表明,今年国庆长假新房的供应面积仅9万平方米,较去年国庆长假的供应量下滑近四成,较今年中秋小长假大降51.5%。
有关专家表示,由于节前不少项目放量,减弱了十一黄金周期间开发企业的推盘力度。另外,在市场形势较好的情况下,开发商正力求通过销售节奏和价格控制来取得利润最大化。
宋会雍告诉记者,不管是供应下滑,还是价格保持坚挺,房企的这种高调的姿态不利于后市需求的集中释放。
浦东青浦诸盘热销 刚需项目仍是成交主力
此外,网易房产记者还发现,今年国庆期间,近郊区域的刚需项目仍是新房成交的主力军。
统计显示,国庆期间均价在2万元/平方米以下的刚需房源成交5.1万平方米,占整个国庆期间成交总量的53.9%。而刚需房源的成交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和青浦区,七天内两区合计成交2.3万平方米。
网易房产数据表明,成交面积排名前十的楼盘中,有五个楼盘的均价在2万元/平方米以下,其余五个楼盘的最高成交单价也不超过2.9万元/平方米。其中,两个位于青浦,两个位于浦东,三个位于宝山。
位于青浦的虹桥宝龙城是国庆期间成交面积排名全市第一的项目,成交101套,成交面积0.9万平方米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项目在长假前最后一天入市新房4.5万平方米,为国庆期间的疲软供应起到了支撑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