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首页->新闻中心->行业速递

购房者恐慌性入市 沪新房成交已超去年全年

 

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,上周(10.7-10.13,下同)本市新建商品住宅(即新房)成交面积为36.2万平方米,是国庆假日一周成交量的2.2倍,较年内周均新房成交面积上涨54.5%。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1013日,今年本市新房成交面积高达958.2万平方米,已经提前两个半月超过去年全年的成交量938.7万平方米。

对此,房地产分析师黄河滔表示,今年“金九银十”成色十足,与上半年的“金三银四”相比未必逊色,预计今年十月份成交量会有15%以上增幅。此外,活跃的交投行情或将促使开发商在未来两月内继续上调报价。

上周成交暴涨的“源头”在于刚需房源受到热捧。21世纪不动产数据显示,上周成交均价在2万元/平方米以下的低价段房源成交面积为19.2万平方米,是之前一周该价位段房源成交量的2.5倍,在上周新房成交总量中占比为53.1%,为近9周的最高值。

此外,在全市排名前十的畅销楼盘中,没有一个楼盘的成交均价超过3万元/平方米,但均价低于2万元/平方米以下的楼盘多达7个,分别位于闵行、宝山、青浦和嘉定四个区。

不过,与新房成交量不断攀升相比,供应量却在不断下滑。统计表明,上周本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28.3万平方米,环比下滑8.9%

金丰易居&佑威联合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,截至1013日,今年新房市场累计成交958.17万平方米,而同期新增供应仅为835.44万平方米。也就是说,成交比供应高出了14.69%

对此,佑威机构执行董事黄志坚表示,从上周楼市表现来看,成交量升温太快,但楼市总体供应偏紧,特别是刚需产品供不应求,导致房价上涨压力不减。在调控效果不及预期的情况下,购房者的“恐慌性入市”情绪自然会油然而生。

黄志坚续称,调控之所以“越调越高”,关键在于未能将新增供应量调出来,成本降下去。要遏制房价,必要条件是供大于求,要想房价下降,则需要供过于求。在一线城市等土地紧张的状况下,政府必须要加大容积率,这样既可以降低楼板价,又可以加大供应,双管齐下很快就能改变市场预期,达到调控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