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益自贸区概念 9月外高桥新盘交易猛增逾4倍
目前市场的追捧主要建立在发展预期之上,尽管有自住的成分在其中,但充盈着投资、投机的冲动。
自贸区获批信息自8月底发布后,“自贸区风潮”迅速掀起。除了二手房价一夜间暴涨10%以外,一手成交量也随之突飞猛进。日前,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对与自贸区关联的浦东川沙、外高桥以及南汇祝桥、临港新城板块内的成交数据监测结果发现,截至15日,9月上半月,上述4个板块的新房住宅成交就已经超过了8月全月,与8月上半月的成交相比,增幅达到近3倍之多,远远超过了全市同期数据,尤其是外高桥板块,新房住宅交易量更是较8月同期猛增4倍多。
外高桥新盘交易猛增427%
数据显示,在9月1-15日期间,浦东川沙、外高桥以及南汇祝桥、临港新城这4个与自贸区关联板块的新房住宅成交量合计在6.58万平方米左右,已经超过了8月全月的成交量,与8月同期相比,增幅更是达到了294%,远远超过全市同期数据。
具体分板块来看,截至15日,外高桥板块在9月的新房住宅成交量为2.95万平方米,而8月上半月却只有0.56万平方米,相比之下,9月成交量已经猛增426.8%;临港新城板块的成交量约为3万平方米,同样较8月上半月的0.84万平方米巨幅增长257.1%;川沙板块9月上半月也有0.62万平方米住宅成交,同比增长了·38.5%;至于祝桥板块,只有朗诗未来树一个新盘在售,成交量较为零星,9月前15天只成交了139平方米,但相比8月的81平方米,也有71,6%的增长。
商报记者注意到,在这波交易爆发风潮中,临港新城凭借充沛的供应,成为近期最大的放量赢家。在4个自贸板块新盘交易TOP5中,有4个楼盘都分布在临港新城。其中,东港铭筑在8月1-11日成交了21套,9月1-11日则达到了60套,大幅增长185.7%;同属临港新城的港城滴水湖馨苑在8月1-11日,成交22套,9月1-11日则达到58套,大幅增长163.6%;丽都华庭9月1-11日的成交同比增幅也达到133.3%;而芦潮港海滨国际花城8月上半月基本没有成交,9月1-11日则增长到了25套。
外高桥两房无房可卖
另一方面,随着自贸区的温度越来越高,经过9月初的集中成交后,二手房交易热情持续高涨,房东惜售情绪强化。商报记者了解到,目前外高桥板块房源紧缺,尤其是两房几乎无房可卖,交易量也随之而降。
商报记者从中原地产外高桥分行了解到,上海自贸区政策出台导致板块内交易量瞬间释放,以外高桥分行为例,其单周交易量已经达到整个8月的交易总量。与此同时,交易价格也出现明显飙升,老公房售价短短半月由18500元/平方米涨到20000元/平方米,惜售现象更是逐渐增多。据介绍,一套仁恒家园的3房一开始的挂牌价为430万元,9月初有客户看中此套房源,房东却跳价至460万元,当客户同意该价格并且愿意一次性付款时,房东却表示不想卖了。而同类型的房源在8月初的成交价只需380万元,一个月涨80万元仍不想卖,可见房东对自贸区政策的乐观程度相当高。还有不少房东挂牌没几天就撤牌,表示至少等到10月份再说。近期挂牌量并没有增加,相反不少房源在撤牌,短期内房源骤减,导致近一周交易量缩至正常交易量的7成。
而中原地产外高桥潼港分行方面同样表示,受月初政策刺激,9月初的交易量出现爆发式的增加,买卖双方购买热情被激发,甚至有点“疯狂”。一方面体现在价格上,短短几天房价普涨近10万元。以一套潼港二村的54平方米2房为例,8月底的成交价为82万元,目前挂牌价已达90万元,且房东明确表示决不议价。不仅是住宅,商业地产也涨幅明显,一套30平方米的商铺目前月租达到25000元,比前期至少上涨10%;另一方面,买家的购买积极性也大大提高。商报记者了解到,上周,一套上炼二村的2房房源的挂牌价已经高达97万元,而此小区8月同类房源的成交价仅为87万元,但买家依然趋之若鹜,仅一个晚上就有十多组客户看房。此外,多位买家疯抢一套房的案例也在增多,一套永久城市花园的2房挂牌275万元,之后跳价至290万元,买家仅仅考虑半个小时后就同意了这一价格,而房东却表示房源已经售出。
对此,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表示,在如此爆棚的交易背后,自贸区眼下仍处在概念阶段,细化的政策尚未亮相。目前市场的追捧主要建立在发展预期之上,尽管有自住的成分在其中,但充盈着投资、投机的冲动。开发商、二手卖家则得以趁机抬高价格,惜售情绪明显抬头,局部甚至因二手卖家的高度惜售,导致市场房源极度紧俏。